一、讲座题目:
1. 基于航空遥感的滑坡监测与识别方法研究
2. 基于结构光投影调制度测量轮廓术
3. 认知无人机网络中安全高效的频谱感知关键技术研究
二、讲座摘要
讲座一:四川地质灾害点多面广且常被植被覆盖,地震和强降雨等突发事件频现,如何迅速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无人机具有响应速度快、覆盖面积较大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但无人机地质灾害监测理论与技术还不成熟。主讲人研究利用无人机搭载遥感设备地质灾害监测与识别问题。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同震滑坡、古老滑坡、植被覆盖滑坡识别与预测模型,实现基于多模态航空遥感数据的滑坡灾害智能化识别。
讲座二:基于结构光投影的三维轮廓术在医学、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次演讲主要介绍基于调制度原理三维面形测量技术,该技术将投影光轴重合于观察光轴,将被测物体的深度信息编码在条纹的模糊程度中,根据投影方向轴上条纹调制度的变化获取被测物体的深度信息。在投影光轴的方向上,由于离焦原因,条纹的调制度将会受到被测物体表面深度方向上的调制,根据调制度的分布与该深度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重建被测物体的三维面形。该技术不需要进行相位展开即可重建被测物体的三维面形。因此,它不仅可以避免三角测量法中所存在的阴影问题,还避免了相位展开过程中可能存在不连续的现象,可以实现对面形较为复杂的物体进行面形测量。在本次演讲中,我将介绍我们近期对该技术进行的研究工作。
讲座三:针对无人机的用频需求及其安全、效率等问题,利用认知无线电技术挖掘可利用的频谱资源,满足无人机通信业务需求,并具体从频谱感知模型、协作频谱感知算法、频谱感知数据保护和频谱决策共识四个方面深入研究:1)结合无人机和区块链的特点,构建去中心化的空时频谱感知模型,提高无人机的频谱感知灵活性;2)借助序贯检验和均匀增加式截断,提出基于级联序贯检验的协作频谱感知算法提高频谱感知性能和效率;3)提出基于椭圆曲线密钥交换密钥管理机制和高级加密标准-Galois/计数器模式认证加密算法,以实现频谱决策安全、高效的传输;4)以联盟链为基础,利用实用拜占庭容错的共识协议实现频谱决策共识机制。
三、讲座时间
2024年1月4日(周四),14:30-17:00
四、讲座地点
腾讯会议:228-431-366
五、讲座对象
全校师生
六、主讲人简介
唐小川,成都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意大利帕多瓦大学访问学者,通信抗干扰全国重点实验室博士后,IEEE/ACM/CCF会员,主要从事人工智能与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相关的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自然资源部深时地理环境重建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项目;作为科研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自然资源部地质调查项目,以及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在《Landslides》、《ACM TOMM》、《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和《Scientific Reports》等多个SCI期刊的审稿专家。
钟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海外留学人员,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成都天府海智计划专家,主要从事光电信息处理技术和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项目以及横向项目等多项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吴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201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移动通信重点实验室)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2019年加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近年来从事通信和信息系统领域的科研工作,研究通信和信息领域的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在认知无线电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短距离无线通信网络、车联网、无人机网络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基础、应用基础和关键技术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1项、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以及其他开放基金项目、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多项,以及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依托这些项目,在IEEE/Springer/Wiley/Elsevier等国内外学术期刊、杂志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6项。鉴于激光测距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2021年在南通联合创立迅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聚焦于无人机相关的激光测距芯片及模块的研发和产业化。